时值仲秋时节,记者驱车来到金沙江畔的江达县,沿途只见建筑工地塔吊林立,公路施工现场机器轰鸣……种种景象使人切实感受到了江达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、只争朝夕谋发展的热情。
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
车行至妥坝至江达公路整治施工现场时,这里正在铺设沥青路段。施工人员告诉记者,从5月份开工至今,所有施工项目一直正常开展,整条线路有望9月底顺利完工。在一辆重型卡车前,记者打听到车主名叫洛曲,“等工程完工,就能拿到2万多元。”洛曲满面笑容地说。
玉龙铜矿是西藏“二产抓重点”的重要领域之一。行至分布在江达县青泥洞乡317国道两侧时,记者看到,一个现代化的高原小城镇已初具规模。为迎接玉龙铜矿一期工程顺利开工,办公生活区现场各种机器设备正加班加点地施工。玉龙铜矿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农牧区的发展,青泥洞乡的不少群众也搬迁到矿区周边安家落户,开商店、跑运输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
傍晚时,记者到达江达镇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型工地。街道两边楼房林立,运输车辆、施工车辆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,与一年前记者看到的情形明显不同,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。据江达县县长泽洛介绍,拉萨“3·14”事件发生后,江达县委、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,全力克服拉萨“3·14”事件的不利影响,切实做到了“两手硬、两不误、两促进”。
欣欣向荣的农牧区经济
各建筑工地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,那么江达农牧区又是怎样的场景呢?
记者来到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波罗木雕之乡,遇到冲桑村的老艺人增珠正在雕刻木版。拉萨“3·14”事件对波罗木雕产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。但随着社会局势的日趋稳定,村里的艺人又纷纷拿起手中的刻刀开始生产。江达县文化局局长扎西桑波告诉记者,波罗木版雕刻已获得国家资助,不少当地群众都是靠从事木刻制作过上了富足的日子。
到了江达,就不能不去岗托。作为西藏的东大门,岗托与四川德格隔金沙江相望,每年大量的自驾游游客给岗托旅游经济带来了生机。今年受拉萨“3·14”事件的不利影响,岗托民俗村的旅游收入大幅下降。随着社会局势日益稳定,旅游产业将会越来越好。
持续稳定的社会局势
由于江达的特殊地理位置,长期以来,刑事、治安案件居高不下,资源纠纷等群体性冲突事件频发,这对当地的稳定工作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。江达县委、县政府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。同时,派出工作组进驻重点村,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教育工作,宣传西藏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。与此同时,为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,江达县委、县政府利用农闲季节对纠纷隐患进行梳理排查,并逐个解决,确保了江达县的社会局势稳定。